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单鹏 陈选斌 金冠池)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组件)高级工程师郑建遇到了来自也门的“老朋友”。这位合作多年的也门客户此行还带上了另一位也门朋友,专程来到链博会现场考察中国光伏技术和产品。在通威展台,两位也门客户跟随郑建,了解了从硅料到电池板的光伏全产业链。
图为首届链博会展出的风光氢储绿色发展一体化解决方案。 赵隽 摄
据了解,首届链博会设置“清洁能源链”,展示光伏、风电、氢能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链博会,我们展出了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系统,以及首次亮相的‘G12R系列装箱利用解决方案’。”郑建说,通过展示光伏全产业链,客户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在硅料、组件、电池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此行尤其收获了北京区域客户的认可,很多做国际贸易的公司刚刚进入新能源行业,他们主动来了解产品,希望未来促成良好合作。”
四川亚联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联氢能)带来了“绿氢产业链展示沙盘”:风电和光电经过水电解制氢等技术变成氢气,一部分气态氢气转化成液氢,另一部分氢气制作成氨。由清洁的电力转化而来的氢气和氨也被称作“绿氢”“绿氨”,并在分布式能源、PTC、加氢站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很多客户过来了解氢能应用和制氢方案,希望找到一条基于可再生资源制造‘绿氢’的途径。”亚联氢能市场部经理沈静表示。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风电)展示了全球最大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该机组叶轮直径达260米,机组部分由3万余个部件组成,其中机组轮毂中心高度160米,风轮扫风面积53000余平方米。机组满负荷发电时,每转一圈即可发出38度电,在年平均每秒10米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72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4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准煤2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万余吨。东方风电华南大区总监蒲金柯介绍称,该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计划在成都打造‘低碳中心’,‘低碳中心’主要由充电站、换电站和储能三大基础模块构成。”成都新源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武磊表示,此次参加链博会,是希望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在成都打造“低碳中心”。唐武磊在链博会上重点考察了国产新能源车品牌,了解车企当前在销售端的选址要求等信息,同时进行了深入洽谈。“我们回去后将对项目进行针对性改善,按照新能源车的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他表示。
首届链博会上,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简称霍尼韦尔)展示了如何通过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将厨余油、藻油等原料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今年5月,霍尼韦尔宣布与四川金尚环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四川遂宁建设年产量3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基地,该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之一。
“减排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点,不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霍尼韦尔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在参加首届链博会配套活动、中国(四川)清洁能源国际推广大会时表示,利用动物油脂生产的航空燃料代替航空煤油,相比现在的航空燃料,可以减少80%的碳排放。这一正在四川建设的世界级可持续航空燃料基地,将有助于开拓清洁能源转型思路。(完)
中新网太原12月2日电 (范舒琪)“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正在进行,生态环保专家和中央驻晋、省内20余家媒体记者走访汾河流域,深入一线现场,以实际行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正在进行。主办方供图
12月1日,专家媒体一行走进原平市,实地调研“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现场,并召开企业座谈会,对水环境生态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和政策指导,为其“把脉开方”,排忧解难。
“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活动正在进行。 主办方供图
座谈会上,神达花沟煤业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山西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作发言。
神达花沟煤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在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选取柠条、沙棘、紫穗槐、紫花苜蓿等固氮植物种植,在适合复耕的土地,通过人工诱导扶持措施恢复耕种。
该矿区自2020年始实现完全内排,完成了外排土场、煤矿采空区等矿界外围复垦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实现“采剥-排土-复垦”一条龙作业,并通过了属地政府部门的验收。目前正在有序开展复垦复绿为重点的整区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9221.68亩。
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有限公司也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了许多举措。该企业负责人介绍,2020年-2021年期间,对厂区内的设备进行环保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烟气颗粒物排放在2mg/m³左右,氮氧化物排放在60mg/m³左右,远低于《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该厂区内还建设了焙烧炉余热供暖项目和中水回用工程。
“从2021年开始投资,实现了干熄焦余热回收,增加了中水回收系统,下一步将继续追求超低排放改造,把环保工作放到首位。”山西新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针对上述发言,专家也给出相应的建议。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谢宇琪建议,企业排水工程尽量做到雨污分流,收集15分钟内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其次需要注意运输过程中避免二次扬尘污染。此外,她还建议企业规范污染自行监测方案并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开,自查的同时与全社会达成生态保护的共识。
山西环境评价与咨询协会会长郑永挺表示,企业复垦复绿不容易,植被经过反复实验才得以存活,一定要对当前种植成果进行巩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