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现八年级学生起开始适用。实施方案明确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指导意见。
今年9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新一轮中考改革,按照“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其中,中招录取科目由此前的10门减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为考查科目;道德与法治科目笔试实行开卷考试,强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运用;物理科目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相关要求,此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目增加了实验操作环节,这样设计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学科是基于实验的、有意思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把学科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为高中阶段基于学习兴趣的选科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校和教师重视日常实验教学,扎根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此次公布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指导意见:
在考试内容上,物理和化学科目的考试内容为课标规定学生必做的实验,生物学科目考试内容为课标建议的探究或实践活动。上述实验选取自初中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很多教师已在日常课堂上操作演示过,很多学生也动手操作过,实验仪器都是学生上课时经常见到用到的仪器,完成实验的条件也相对简单,因此,学生只要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动手实践即可,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
在考试形式上,三个科目按照学科特点确定实验操作考试形式。其中物理、生物学科目要求全部融入日常课堂教学、随堂组织,化学科目包括随堂测试和集中测试两部分。
负责人表示,考试组织方式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完成质量来体现区分度,三个科目的随堂测试部分均按完成实验的数目计分,能够完成实验即可得分。这种设计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让学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所长,并兼顾实验操作考试的现实操作性。化学科目在随堂测试的基础上,增加由学校组织的集中测试部分,主要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和促进初高中阶段学习衔接的考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来了解相关原理,激发学科兴趣,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对于现八年级学生,随实际教学进度和安排,已经开展的物理和生物学实验,由学校统一认定。
北京市教委表示,实施方案公布后,将开展全面系统的政策解读和培训,切实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实施到位,确保中考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下一步,将继续统筹推进教、考、评一体化改革,教科研部门将加强对初中课程教学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衔接进行研究与指导,特别是加大对考查、考核科目和实验操作的常态化教研指导力度;围绕教育教学、考试命题、考试组织等专题培训也将随即展开。(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南宁12月1日电(王以照)“1至11月,广西全区公安机关共破电诈案件1.52万起,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75亿元。我们发现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公安机关呼吁广大监护人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及时发现、纠正问题隐患。”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李俊华12月1日在发布会上介绍。
当天,广西信息通信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电信运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反电诈相关情况。
广西信息通信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王以照 摄
李俊华介绍,1至11月,全区公安机关共破电诈案件1.52万起,同比上升105.2%;返还群众被骗资金3.75亿元,同比上升98.8%;各级反诈中心成功止付涉案资金338亿元,冻结38.66亿元,劝阻915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8.52亿元。
今年以来公安机关查处的作案人群时发现,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有不少是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
“境外诈骗分子在网游、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所谓‘兼职’,号称只需要按照指示操作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轻松赚钱’,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特性,利诱未成年人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在此,公安机关呼吁广大监护人重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多关注未成年人行为、思想、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发现、纠正问题隐患。”李俊华说。
为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广西多部门形成合力。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报送可疑涉诈设备和软件情报1.3万条,协助公安机关打掉涉诈窝点900多个,缴获作案工具3300套,抓获犯罪嫌疑人3100人,形成警信合作强大工作合力,有力打击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截至11月底,广西涉案电话卡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下半年比上半年日均分别下降30%和36%,已全部实现既定的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及排名退位的压降目标,行业治理成效充分显现。
“今年以来拦截有害电话1.3亿次,同比增长95%;封堵有害短信息1.46亿条,同比增长38.6%;处置关停高风险号卡327万张,同比增长94%;处置封堵涉诈域名866万个,同比增长2858%;向公安机关提供预警信息1.3万余条,为避免群众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魏艳在发布会上介绍。
各大电信网络运营商也利用技术力量,对诈骗电话来源地区开展监控分析。其中,广西联通发挥系统集约化优势,对漫游到越南、柬埔寨、缅甸、菲律宾等诈骗电话发话重点地区的漫游号码话务开展监控分析,利用计费模拟账单能力将国际话务反诈处置效率提升95%。
“今年6月以来,漫游到东南亚地区的涉诈风险号码数量逐月下降,由每月近400余个下降到100个以下,高风险漫游号码管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运用联通‘智慧大脑’反诈系统对存在被诈骗风险的用户进行AI电话提醒,告知用户接到诈骗电话,提醒用户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上当受骗,日均提醒用户6000余次,大大降低老百姓受骗风险。”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蒙钊说。(完)